烹饪这回事

自从懂事以来,看着妈妈每一天煮着三餐,又是准备食材又是整理厨房的,
就觉得料理这件事情,以后和我肯定沾不上任何关系。
典型的天秤座是好吃懒做的,能躺着绝不坐着,
最让我感兴趣的料理应该是煎煎蛋,煮煮方便面这些5分钟即搞定的事情,
不用准备食材,无需整理厨房,
煮好即收工的料理,屡试屡爽。

打从9岁开始,
第一次踏入厨房,摸摸索索着拿起锅铲,
往锅子里打下鸡蛋,生疏的打蛋还连蛋带壳的打进锅子里了,
用家里人粗俗点的方言来说,是“鸡手鸭脚”,
连颗蛋也煎不好,接着听着妈妈和舅舅娓娓道来,
9岁的他们已经可以煮出了许多丰功业绩,
也是因为这样,觉得自己更不想进厨房烹饪了,
那时候的自己,多害怕锅子里溅起的油会扎上脸蛋,
留下不好看的疤痕。

妈妈毕竟是希望自己的女儿,是个能够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人,
整个小学生涯里,无论自己多抗拒下厨,多抗拒烹饪,
妈妈总是有机会,要我帮忙切菜煮饭,
对了,切葱切蒜这回事确实是个噩梦,
无论我拿了个小凳子,还是戴了个太阳眼镜,
依旧能让我泪流不止,
又有一个理由 让我不喜欢烹饪了。

说了那么多,总觉得自己长大就不会再进厨房似的。

曾和妈妈说过,自己长大时,绝对不会踏进厨房一步,即使是简单的料理,
上了中学却恰恰和当年所说的话相反,那是个开始喜欢上甜点的年纪。
开始买了几本烹饪甜点的书,
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照着食谱走,
没有切葱切蒜,没有会往手上溅起的热锅油,没有一堆繁杂的后续来整理厨房。

那时候总觉得自己以后会当上甜点师傅。

不是每个梦想都能被家人无条件的支持到底,
毕竟甜点师傅,出路选择不多,
或许他们认为这一方面不能让我有好的生活条件,
但至少甜点嘛,还能喂饱自己的肚子的。

那时候的家里,没有打蛋器,没有烤箱,
你问我都做了什么甜点,
我还真的不知道,那些年我到底做了多少像样的甜点,
总是专挑无烤无打发鸡蛋的食谱来做,
而自己想做的,却是那些能够放进烤箱美美的烤出一分蛋糕的甜点。
试过不自量力的用手打发鸡蛋,
一开始懵懵懂懂的把蛋黄和蛋白搞混了,
左手右手交替的打了个一小时,
没把蛋打发成,还把蛋打黑了,确实是黑了,
蒸出来的蛋糕,也不晓得是什么样,总而言之印象很不好,
连吃都不想吃多,最后估计是家人为了我的面子给吞了。

第二年,估计是我14岁的时候,
家里挖出了个烤箱,一种最迷你形状的,没得调整温度的烤箱,
那时候的自己乐着呢,觉得自己有个烤箱了,
总能烤出一个很美味的蛋糕吧,
一时兴起,觉得自己以后估计,会踏进厨房的原因,也只有做甜点了,
于是开始挑战三星难度的马卡龙,
从打发蛋白开始,我不知道是什么让我坚持打蛋了很久,
蛋白总是保持在不浓稠也不稀的状态,
把妈妈也叫上来一起打蛋白,终于把蛋白给打发成了,
然后再告诉自己,下次别做马卡龙了…
最后,马卡龙没做成,估计是糖粉没放够,发不起,
从此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觉得马卡龙没什么好吃的。


慢慢摸索了几次以后,由于新鲜感的缘故,开始不再频频的做甜点,
反而转移到了西式料理,也不知道崇洋的概念是几时开始的,
虽然知道家人并不怎么欣赏西式料理,但总会抱着尝试的心态跟着食谱上的走,
总感觉往往心态最好的时候,做出来的食物是最好吃的。
即使如此,下厨的次数依然没有增加,
我总是给了家里人个“吃多了就没新鲜感”的说法,
或许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也觉得不常得到的东西,格外珍贵。

17岁,青春的荷尔蒙难免做纵,喜欢上了一个男生,
毕竟是自己喜欢的人,对于每个细节和喜好,总是会不耐其烦的记着,
旁敲侧击的打听对方的喜好,对方的口味,对方的习惯,
然后才发觉原来他比较喜欢中餐,于是那时候给了自己很大动力,
毕竟一直以来自己总没有想要学好亦或者煮好中餐的想法,
所以一逮住机会就往厨房跑,总是想要学上什么,会期望有那么一天会有做饭给他的机会。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位女生都会对自己喜欢的人投其所好,
至少我是这样的人,也在整半年的时间中发掘到,原来中餐也有很多可爱之处。

虽然坚持了好一段时间,但总觉得合适自己的 还是西餐呢。

其实说起来也蛮好笑的,那时候总觉得学好了厨艺,就能连人带心甚至胃都收买了,
但之后总觉得以这样的方式作为等价交换的去喜欢一个男生,有点奇怪,
怎么说,就觉得 会烹饪不应该作为一个女孩子喜欢人的筹码,
总有其他发自内心的优点待人寻味,
然后也给了自己不再那么频繁下厨的理由,
毕竟自己的惰性始终没改。

19岁的时候和自己喜欢2年的男生在一起了。
那种欣喜若狂,嗯,又给了自己动力满血复活,
什么切葱流泪,手上的腥味,什么收拾厨房,
竟然做的乐以忘忧,妈妈更是开心,天天有个女儿愿意在厨房忙活。
一直到现在,还是不愿意相信原来某些事情能成为动力让你坚持好久,
从一直不愿去菜市场,到现在的去了菜市场,看见某种材料想起自己喜欢的人的那种想法,
其实有点惊讶,
自己的改变竟能这么大,
或许为自己喜欢的人做事情,并不怎么觉得幸苦,
更多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幸福吧,
从微小的眼神中找出幸福的表情,
然后终于明白,为什么妈妈能够坚持那么久天天为我们料理。

千辛万苦,只为博得你嫣然一笑?

















Comments

Popular Posts